特斯拉Q2财报:毛利率新低,但不妨碍我降价
再提两组数据,第二季度,特斯拉交付461万辆新车,同比增长83%,超过市场预期;该季度的毛利率为12%,低于市场预期18%(也可以对比上一季度毛利率13%),令市场失望了,也成就了近三年“最低毛利率”的称号。
近日,特斯拉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二季度总营收达到249亿美元,同比增长47%,创历史新高,市场预期241亿美元。
现金流和研发等方向:2023 Q2特斯拉的现金及等价物共计相当于230.75亿美元,较2022 Q2增加22%左右;整个季度的研发成本则一共为43亿美元,较第一季度上涨约231%。
...特斯拉发布第二季度财报马斯克表示还会降价
1、易车讯 7月20日,特斯拉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带来了单季度最高生产、交付和营收纪录。
2、近日,特斯拉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二季度总营收达到249亿美元,同比增长47%,创历史新高,市场预期241亿美元。
3、月20日,马斯克在特斯拉第二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特斯拉有可能继续降价。特斯拉股价应声下挫,跌幅一度超过4%,看来降价这个事儿还真不是人人都喜欢。
4、掐指一算,又到了特斯拉更新季度财报的时间。果然,7月20日,特斯拉2023年Q2财报电话会议内容曝光。相关核心信息,我们整理在下面了。营收新高、交付新高,毛利率新低 第二季度收官,特斯拉的成绩单,其实“优大于差”。
5、下半年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要不要继续降价,成为摆在新能源汽车厂商面前的一道难题。在7月20日的特斯拉第二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有可能继续降价。
6、近日,特斯拉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特斯拉表示,公司在生产、交付和营收等方面,都实现了创纪录的成绩!值得关注的是马斯克在此次财报电话会上还回答了很多关于特斯拉的问题。
特斯拉降价1.4万,新一轮降价潮要来了?
1、月14日起,Model Y长续航版降价4万,起售价从339万元调整为29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从339万元调整为399万元。
2、对于新一轮的降价,特斯拉中国也给出了回应,他们对外宣称:“本次降价,是出于给予消费者更多福利的考量;而特斯拉一直以来也坚持基于成本定价,在成本控制基础上、最大化让利给消费者。
3、月14日,特斯拉官方发布消息,特斯拉Model 3 推出现车8000元限时保险补贴。同时,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售价均下调4万元,调整后起售价分别为299万元和399万元。全行业都在等着特斯拉降价。
4、特斯拉带头降价,可以说是价格战始作俑者的最新表态。不止特斯拉,进入8月,新能源车再次掀起了降价潮。除了现金的优惠,还有各种权益调整,比如安装充电桩优惠,推出价格更低的新车型等等。
5、优惠幅度:4万 8月14日,特斯拉官微宣布即日起,Model Y长续航版起售价从339万元调整为29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从339万元调整为399万元,较降价前优惠了4万元。
6、特斯拉的价格战又来了!根据特斯拉官方微博消息,从8月14号(也就是今天)开始,Model Y长续航版的起售价从原来的339万调整到299万元,高性能版的价格从339万调整到399万,两款车型均有4万元的降价幅度。
特斯拉还会有进一步降价行动?长城汽车首季净利下滑近9成
特斯拉暗示还会有进一步降价行动?前不久,特斯拉在美国下调售价引起了轩然大波,同时国内也传出了特斯拉会在上周六降价的消息。遗憾的是,上周六我们并没有看到特斯拉的降价。
如果销量不及预期,特斯拉必然继续降价,此前马斯克自己就曾表示过,特斯拉可以降低成本卖车,甚至是亏本卖车,即便是毛利为负,也要坚持继续走量。
另外,随着特斯拉批量生产的数量越来越大,特斯拉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也会增强,加上更大批量的量产规模和模块化的设计思路都能进一步均摊单车成本,特斯拉的降价打法,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过时。
会。进入2022年,疫情继续肆孽,俄乌危机,导致汽车上游原材料一路猛涨,针对此情况,特斯拉旗下车型也进行了多轮调价。如果下半年国际环境向好,疫情可控,不仅特斯拉,所有的新能源车企都能实现降价。
今年一季度,除了比亚迪和特斯拉销量正增长外,其他车企的销量纷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长城汽车一季度销量下滑最为严重,-47%。相应的,长城汽车一季度的净利也同比下滑严重。
2023年,中国车企为何必须背水一战?
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趋势依然是高增长,只不过增速会有所减缓,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在今年都会持续发力。
2、还有未见减退迹象的价格战,这几乎是车企关系降入冰点的直接原因,各自品牌的用户被划分为敌对阵营,舆论环境乌烟瘴气。
3、为进一步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联合组织了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多款新能源车型参与直播促销等活动,同时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断得到强调,由此加快新能源车型对农村市场的渗透。